课题案例:蝴蝶结
发布时间:2017/4/11 11:19:26 作者:秦如月 浏览量:718次
案例描述:
星期二的特色活动是打蝴蝶结,我刚刚告诉幼儿今天要做什么,诺诺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会打蝴蝶结了,我妈妈交过我了”其他的幼儿也接二连三的说:“老师,我妈妈也教过我的”我心里暗暗高兴,小朋友都会了、我教起来就轻松了。当我示范讲解后、请幼儿操作时,结果发现很多幼儿都不会打、一直在问:“老师是这样吗?老师我的丝带解不开了”弄得我手忙脚乱、一个接着一个的教。一节课下来我也累得够呛。
案例分析:
打蝴蝶结看着简单,同时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的接触到,因此在幼儿的潜意识中都认为很简单,个别幼儿家长在家中已经教过了,所以在我教学中他们说会了,而还有一些孩子是随波逐流型的,听别人怎么说他们也怎么说,可是当实际实践时,却又泄了底气,因此产生了在自己动手操作时不会的现象,需要老师不断的示范与引导,效果还是不明显。
案例措施:
为了能让我班幼儿更快的学会打蝴蝶结我采取了以下办法:
1、看图示法:我将打蝴蝶结的方法拍下来放在区角里,方便幼儿在日常的生活操作练习中观看,同时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语言法:在讲解如何打蝴蝶结时我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让幼儿更快的理解,如我自编了一首小童谣:左手折个兔耳朵、右手折个兔耳朵、兔耳朵碰一碰、再来钻一圈、蝴蝶结就打好。
3、同伴引领法:当我看到有几位幼儿打蝴蝶结又快又好时,我请他们做小老师去教其他能力弱的幼儿,他们非常的高兴、很认真负责的在教同伴、不但教会别人还能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在互帮互助中成长。
4、家园互动法:我发现单单*老师在活动中教幼儿打蝴蝶结,是远远不够的,这时我开始发动我们班的家长,让家长在家里也来和幼儿一起打蝴蝶结,同时进行及时的反馈活动,如果哪个幼儿会打蝴蝶结了,第二天告知老师,我马上给他贴上一个五角星,我发现我班幼儿的积极性变高了,每天都有人主动的说老师我会打蝴蝶结了,这时我会进行检验、并及时的表扬与鼓励。
经过老师一段时间的引导与观察,我们班的大部分幼儿都已经会打蝴蝶结了,而且他们很喜欢在餐后活动和离园活动时进行打蝴蝶结,对打蝴蝶结也很感兴趣了,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