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大将”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7/4/6 22:36:20 作者:孙丽 浏览量:330次
还记得,我班的琪琪小朋友在班里是出了名的“调皮大将”,每天都有关于他的一些新闻。每当看到其他孩子做游戏、玩玩具时,他就悄悄地靠近他们,趁其不备便伸手去抢玩具,抢不到就乱喊乱叫,甚至拔出拳头伸向同伴,他的一对拳头几乎成了他的全部语言。由于琪琪爱打人,同伴们都不愿与他一起玩,还不断地向我告状,每当别人来告状,他也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去反驳,使得其他的小朋友只好一起来告状,使我相信,慢慢地,告状声越来越多,他调皮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一个星期四的上午,户外活动是玩体育器械,孩子们高兴极了。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吵闹声,我立即走过去,发现李明宇一脸委屈的样子,手还指着琪琪,只见琪琪手里紧紧抱着一个玩具,我立刻明白了,这时,琪琪突然大吼起来:“不是我的错,明明是我先看到的玩具,我还没有去拿,他就拿去玩了。”听他说完,我一语不发,就望着他,他又咿咿呀呀地说着,显得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于是我让他在旁边休息一会,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我刚准备转过去,他却用力地将李明宇拽了拽,我又走到他跟前,他马上乖乖的,我又试探着转过去,他竟然恶狠狠地跑过去把李明宇一个拳头推倒在地上,看着他的行为,我不得不深思,怎么样去改变这个调皮的孩子。
我想,这样的行为应该与他从小养成的性格、习惯有非常大的关系,通过电话家访和与来接送的家长交谈中,我了解到他从小都非常要强,与小区里的小朋友玩耍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想玩什么就玩什么,需要其他的小朋友去“服从”他,在家里,只要是他想要的东西,一定要爸爸妈妈给他买到,而爸爸妈妈也总会满足他。我告诉他爸爸:“据我们仔细的观察,其实孩子非常想和别人交流、玩耍,可因为表达的方式不对,小朋友都不愿与他一起玩;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友好的与同伴交往,对于孩子的要求,家长一定要衡量是不是“该买”,而且还要做到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我们还要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他获得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时刻关注他,从细微入手,每当琪琪调皮时,我首先就是弄清楚原因,没有去责怪或处罚他,为了了解到他进步多少,我们几位老师商量,专门制定了量化表,每周进行比较,看调皮的次数是否减少。同时积极地发现孩子的优点,发现他虽然很调皮,好动,很喜欢打人,但他却喜欢讲故事,听故事。于是,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经常让他坐在我的旁边给他讲故事。如《乖娃娃》,《三只蝴蝶》等,并从中引导他要有礼貌,要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做错了事要说“对不起”等。虽然他在听的时候似懂非懂的样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却也表现得不错,看着他的进步,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孩子已经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了!
由于孩子与同伴交往能力差,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因此,培养他合作意识也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经常让他当值日生,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勺子、盘子;使他能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与同伴交流。有一次,在玩结构游戏的时候,我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让他与同伴拼摆各种喜欢的人物,他玩得很认真,而且不断变化手中的作品,快结束了,他面前的玩具也少了,这时,他找不到想要的积塑,只见他马上与另一组的同伴商量起来,嘴里还连声说“谢谢”。到了评价的时候,我请琪琪给大家讲讲自己的作品是什么,怎么样;他很自信地说:“是奥特曼!”我向全体幼儿亮出了他的作品,并表扬了琪琪懂得向别人借玩具,也表扬了借给他的几位孩子。就这样,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合作,对人礼貌的愉快,在同伴中树立了好孩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