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安全卫生>卫生保健> 文章

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食育以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发布时间:2019/3/18 13:00:50 作者:陈丹丹 浏览量:1851次





目前,人们对食育概念的界定莫衷一是。作为这一概念发源地的日本,在其《食育基本法》中是这样解释的:食育是智育、德育和体育的基础,人们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经验来学习与“食”相关的知识及对“食”的选择能力、培养能实践健康饮食习惯的。


相对于青少年或成人,针对幼儿的食育在目的、内容、方式上等都有独特之处。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本研究将幼儿食育定义为:


以让幼儿易于理解与接受的多样化方式进行的,以饮食行为为核心并延伸到食物、人类与食物的关系等多方面内容的教育,其直接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相关的知识,促使幼儿饮食行为发生改变,从而能够健康地饮食,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此过程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并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幼儿食育的直接目的是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间接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能力,如日常生活能力、保持健康的能力、独立处事的能力、感恩的能力、爱的能力等,同时促进其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幼儿园有关食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幼儿进行的健康教育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我国幼儿普遍存在不良饮食行为


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3~6岁幼儿普遍存在不良饮食行为:挑食偏食的占59.6%,边吃边玩的达到29.4%,菜肉食用不均的占57.7%,饮食量偏少的有36.8%。这些不良饮食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


2012年,卫生部首次发布的《中国儿童营养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城乡儿童肥胖率相对2005年大幅上升,城市儿童肥胖率由5.3%上升到8.5%,而农村则由3.9%上升到6.5%。


可见,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不论城乡,儿童肥胖的问题都日益突出。有研究表明,饮食是导致幼儿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幼儿进行食育至关重要。


幼儿期是饮食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0~6岁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8岁前,如果没有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丰富的味觉能力以及良好的用餐礼节,长大后很难改正。究其原因,小时候经常吃的食物会在大脑皮层食物中枢形成兴奋优势,决定了其长大后会优先选择吃那些会让自己兴奋的食物,就像吃面食的北方人长大后到了南方也会优先选择吃面食一样。


广西省的一项食育研究显示,在幼儿园开展两年食育之后,幼儿多项良好饮食习惯指标上升了3%~21%,愉悦情绪指标也上升了9.2%。可见,食育对于3~6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幼儿易受不良营养信息误导


在食育方面,我国幼儿所接受的家庭和幼儿园的积极影响太少,电视、网络广告则存在大量不良营养信息,容易误导幼儿,影响他们的饮食选择和饮食偏好。有研究表明,婴幼儿就餐时,90%以上的家长都要对孩子加以提醒,家长本身的饮食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但一半以上的家长并不能有效解决幼儿饮食中出现的问题。


由此可知,虽然家长具有饮食营养教育的观念,却并不知道如何对孩子的饮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另有研究表明,有的幼儿园虽然也会对幼儿进行一定的食育,但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的占比较小,且活动组织形式单一,幼儿缺少亲身体验。


一项跨国家跨地区的研究表明,在儿童观看电视的高峰期,食品广告比其他时间段出现的频率更高,且这些广告中的53%~87%都是在宣传低营养高热量食品。40%的儿童会在观看了这些食品广告后让家人购买相应的食品。



配备儿童营养师,为幼儿的膳食与营养把关


要开展食育,让幼儿学会健康饮食,需要有专业人员的支持,因此幼儿园需要配备儿童营养师。当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并没有配备儿童营养师,该职位有六成以上都是由保健医生兼职的。


一般而言,保健医生大多毕业于医学、护理等专业,并不具备专业的营养知识和能力。儿童营养师的职责是多方面的:监督和检查食品安全卫生;为幼儿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并监督执行;定期检测幼儿的营养指标、生长发育状况,评定幼儿营养的实施效果;对营养不良或过剩的幼儿进行治疗与改善;对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炊事员、幼儿家长开展营养知识培训和咨询。


所以,无论知识和能力还是精力,保健医生都无法代行儿童营养师的职责,亟需由专业的儿童营养师来行使专业的职责。


鼓励教师通过环境创设、区角活动、主题活动等形式对幼儿开展食育


首先,幼儿园的环境具有隐性教育功能,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教师可在环境创设时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食”相关的元素,如在活动室里摆放一些农作物的盆栽,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生长与变化,或通过值日生的形式对其进行照料;可以张贴一些健康食品和不健康食品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并学会区分。


其次,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可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因此,幼儿园教师可通过开设“红茶坊”“果蔬坊”“小吃街”“厨房”等区角,帮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模拟真实生活进行实际操作,从而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和能力。


最后,可将食育与五大领域的教育融合起来开展主题活动。幼儿的学习是综合性的,食育和五大领域的教育可以相互渗透。例如,大班“有用的植物”这一主题可细分为“绿色菜篮子”“种子”“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能保健和治病的植物”等多个子主题,在不同子主题下可以开展不同的活动,内容可涉及五大领域。


如“买菜”活动,既可以让幼儿在真实生活中了解各种各样的食材,学会挑选新鲜健康的食材;也可以锻炼幼儿买东西的技能,从而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同时,买菜的过程还涉及到货币的概念以及算术。这样,通过这一活动可将食育与健康、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教育融合起来。主题活动往往还会伴随着环境创设及区角的变动,因此可让食育的形式更加丰富。



巧妙利用餐点时间进行食育


餐点前,教师可用游戏或儿歌的形式对幼儿开展食育。例如,将饮食习惯或饮食礼仪创编成儿歌或手指游戏,在餐前和幼儿玩一玩;可将当天的食材做成卡片,和幼儿一起玩玩食物大探险的游戏。例如,让幼儿对各种食材进行分类(可按营养成分、颜色或品种等进行分类),促使其通过游戏了解各种食材的特点。


用餐时间是教师进行饮食随机教育的最佳时机。饮食随机教育可分为直接和间接的两类。直接的饮食随机教育是教师根据当下情形引导和干预幼儿的饮食行为,包括传递营养知识、纠正不良饮食行为、鼓励节约粮食等。间接的饮食随机教育是通过营造一定的饮食环境或氛围对幼儿产生潜在的影响,如把一个爱吃饭且不挑食的幼儿安排到一个不爱吃蔬菜的幼儿旁边,以期改变不爱吃蔬菜幼儿的饮食选择及偏好,因为幼儿的饮食偏好易受到同伴的影响,且年龄越小越容易受影响。


用餐过程中,可以把炊事员请到活动室来和幼儿一起用餐。幼儿可通过炊事员了解到食物制作的过程,增加对食物或烹饪的兴趣。对于炊事员而言,可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幼儿对于食物的感觉,以利于改善烹饪方法,做出幼儿更喜欢吃的食物。


开展农艺和烹饪活动,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来源及制作过程


有研究表明,在对儿童进行营养教育的时候,组织儿童开展种植活动,可让他们获得亲身体验,这会让原本只接受营养知识教育而不直接参与活动的儿童,在营养知识的获得以及食物偏好的转变方面有更明显的提升与改善。城市幼儿接触食材的机会一般不多,更不了解食材是怎么来的。


通过农艺活动,可让幼儿了解食材的来历,在体验种植的乐趣的同时加深对食物来源的了解,进而增加对食物的情感。此外,种植活动会涉及松土、浇水、搭架子等活动,这有利于幼儿经验的积累和动手能力、爱的能力等的培养。这进一步说明,食育可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人类饮食行为三大特征是栽培、做饭、共食,做饭作为饮食行为中的一环,对于人类的饮食意义更重大。因此,开展烹饪活动对于幼儿而言意义也很重大。幼儿可通过烹饪活动,亲身体验食物的制作过程。即使只是一项简单的烹饪活动,对于幼儿来说也往往是激动人心的,会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和对饮食的兴趣。


◆ 家园合作,共同开展食育


幼儿园在开展食育时要充分考虑家庭对幼儿形成饮食习惯的重要作用,要将家庭教育因素考虑进来,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开展食育。幼儿园可请儿童营养师对家长进行营养知识方面的指导,以帮助家长科学搭配幼儿的膳食,避免产生营养失衡问题。


教师也应关注家长的喂养方式,倡导家长在进餐时以身作则(如不边吃边看电视或玩手机),对幼儿的不良饮食行为进行耐心引导,反对威逼利诱式的喂食方式等。教师还应倡导家长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食育,如带幼儿去菜场买菜、让幼儿帮忙做饭等。


总之,在食育上,幼儿园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但只有家园合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禄口万象路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万象路9号 电话:025-52770160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