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园所动态>校园动态> 文章

新时代文明实践 |“小青柠”空中课堂第八期——梨花风起正清明

发布时间:2020/3/26 9:58:18 作者:admin 浏览量:1251次

  亲爱的孩子们,春姑娘已悄悄唤醒了冬眠的小动物,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你们是不是和老师一样想念着春天的阳光、春天的清香、春天那柔风细雨的呵护呢?不要心急,等一等,再等一等,疫情结束后,那一定是最美的春天!



 

  本周我们又迎来了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

 

  它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4月5—6日之间。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天气清澈明朗,阳光明媚,百鸟蹄鸣,柳绿桃红,树木开始繁茂生长,整个大地生物开始活跃起来。清明不仅是节气,也是中国人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华。

 白桐开花。


 二候田鼠化为鴽。

 古人误认为进入洞里的田鼠出洞变成了小鸟。


三候虹始见。

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


清明美食


 

 

  本周的“空中课堂”将围绕清明节来开展我们本周的活动,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春风下锻炼身体,一起学习新本领。

 

清明节的习俗


  每年的清明,我们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扫墓,那你们知道,在清明节我们除了扫墓,还有什么其他的传统习俗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清明节的习俗:扫墓

 

  在中国历史上,冷食禁火,向祖先致敬,清明节扫墓的祖先成了风俗习俗。在今天的社会中,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然有清扫坟墓的习俗来祭祀祖先:铲除杂草,提供祭品,在坟墓上祈祷,烧纸币,或者简单地把一束鲜花放到固定祖先的记忆。

 

  2、清明节的习俗:踏青

 

  在清明时期,春天回归大地,自然界充满了充满活力的景象,这是一个郊游的好时光。我们的人民早就养成了踏青的习惯。

  3、清明节的习俗:蹴鞠

 

  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


  4、清明节的习俗: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5、清明节的习俗: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那里,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孩子们,在你们的眼里,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春姑娘拿起了一支神奇的画笔,在大地上甩了一下又一下:小草探出了头,花朵儿绽开了笑脸,柳树则摇曳着长长的辫子,真是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季节啊!


  让我们伴随这春天的气息,一起走进春天的美好!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禄口万象路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万象路9号 电话:025-52770160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